top of page

瑜伽经 | 第二章 | 33-34 | 禁制与遵行的迷惑对治

已更新:2022年2月28日


(本文还在补充更新中)

वितर्कबाधने प्रतिपक्षभावनम्॥ २-३३॥ vitarkabādhane pratipakṣabhāvanam ॥ 2-33 ॥

▶ 各家译文

【黄】​受到恶念干扰时,修习对治。

【姚】当被罪恶思想所困扰时,培养与(罪恶思想)相反的(思想)。

​​​【莊】[若禁戒、律儀]有妄念妨害時,應思惟其對治。

【楊】有因思惑而憂惱不安時,應以反向思維對治。

【石】若起違逆之障,則培養反制觀。

【邱】當遇到懷疑、困惑時,應以反向思考對之。

【成】受到消极思想扰乱时,就应该想到积极思想。

【旭】那些与禁制和劝制相反的原则,要用分辨的知识回击。

【陈】当被负面的想法扰乱时,应该以逆向思考(正面)来导正。


वितर्काहिंसादयः कृतकारितानुमोदिता लोभक्रोधमोहपूर्वका मृदुमध्याधिमात्रा दुःखाज्ञानानन्तफला इति प्रतिपक्षभावनम्॥ २-३४॥ vitarkā hiṃsādayaḥ kṛtakāritānumoditā lobhakrodhamohapūrvakāmṛdumadhyādhimātrā duḥkhājñānānantaphalā iti pratipakṣabhāvanam ॥ 2-34 ॥

▶ 各家译文

【黄】​杀生等恶念造成行动、引起行动和怂恿行动,伴随贪欲、嗔怒和愚痴,轻度、中度和重度,而后果是无尽的痛苦和无知,因此,应该修习对治。

【姚】罪恶是(对别人的)伤害等等。(这些罪恶)被作,被引起作,被允许作。(这些罪恶)以贪、嗔、痴为基础,(它们有)弱、中、强(的区分,它们的)结果是无数的痛苦和愚昧。因而,(应)培养与(罪恶思想)相反的(思想)。

​​​【莊】有殺生等的妄念時,不論已作,令作,隨喜,具有貪、瞋、癡,或弱、或中、或強,這是思維其對治。

【楊】種種傷害由思惑而來,其作因多起於貪、瞋、癡;所作無論是輕微、中等或強烈,結果均導致無盡之憂惱與蒙昧,故當反思對治。

【石】違逆如暴力等,或自爲或使他人爲之,或默許之,由輕、中、重度之貪、嗔、癡所起, 無邊之苦、無明爲其果報,此爲應起之對治心。

【邱】不論是輕微的、中等的或強烈的貪婪、生氣、癡迷所引起的或將引起的疑心和傷害等,會導致無盡的痛苦與無知,於此,應用反向思維對之。

【成】消极思想,如暴力、不诚实,可能会直接产生或被间接地引发,甚至怂恿行动,伴随贪婪、嗔怒、痴迷,无论其强度是温和的、中度的还是猛烈的,都会导致无尽的痛苦和无明。人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,并培养积极思想。

【旭】不确定的知识引发暴力,无论是直接造成的,间接造成的,还是已被宽恕的。不确定的知识由轻微、中度或强烈的贪婪、愤怒或迷惑引发。它导致无尽的痛苦和无明,通过内省能够终结它们。

【陈】当暴力等等的负面想法或行为,想去做或已经做了,不论是由贪婪、愤怒或迷惑所引起,不论是轻微的、中等或极端的放纵自己,都是基于无知,并且会带来一些痛苦,我们也应逆向思考。



60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entarios


bottom of page